一、新课题研究课的工作分工 周飞新课题介绍: ⒈苏州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农村幼儿项目式学习多向度支持效果调查研究》 我们本次研讨主题:项目教学效果调查内容的设定与统计 前期老师们已经提前了解了我们新课题的方案,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是“调查报告”。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篇文章——幼儿教师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认识现状的调查报告。这篇报告的撰写方式、运用到的表格等大家都可以借鉴参考。 ⒉项目分工 调查内容一:项目式学习中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效果策略 教师样本(全体) 成员:吴梦娇、周静、陆梦娇 内容二:环境对项目式学习的支持作用调查 环境和资源样本(农村幼儿园所有资源) 成员:周利利、高宇杰、曾珍 内容三:探究评价反馈机制对项目式学习的促进作用 项目评价展示方式(十种)图片、档案、视频、表演...... 成员:孙宇、徐诗迪、陆丹 内容四:评价项目式学习课程的有效性 项目课程实施的有效性(10) 成员:周飞、朱燕萍 二、项目案例分享 陆梦娇:《你好,小铠》 诞生:晨锻时,孩子们骑着小车,突然发现一只小蜗牛出现在了游戏活动区。 孩子们很感兴趣,进行了项目网络图的预设。 资源家长资源 观察日记: ⑴我叫小铠 经验分析:孩子们把蜗牛带回教室,提议取名字:彩虹、软软、开心、豆豆,经投票叫小铠。 项目可行性分析:以真是发生的事件为契机,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学习自然融入生活情境。对蜗牛的关爱,体现人文关怀,珍视生命。 预设网络图
⑵小铠的生活 ①小凯的新房子 没有洞的篮筐,上面盖上盖子,会闷死。用篮筐的话,边上不是透明的看不到蜗牛,没有盖子,小铠会爬出去。透明水果盒,弄点草、泥土、菜叶。 ②小凯不动了 小铠为什么会死?猜测原因:饿死了、没喝水、太无聊...... 通过发放调查表,阴暗潮湿、吃蔬菜水果、散步寻找小蜗牛 种植园地找到了另外一只。 体现关爱,解决问题的初步意愿,思想碰撞 ⑶谁来照顾 清明节放假,小蜗牛没人照顾怎么办? 幼儿提议带回家,问题——谁来带? 因此产生周末照顾计划。 分析:兼顾公平、参与性 ⑷小凯怎么不运动 发现:窝在泥土里,会不会死了,怎么办? 爬行比赛 幼儿制作跑道,使用的材料:纸板、阿基米德积木、木板上划线。 怎么样小凯动起来 用叶子引诱、火龙果的诱惑、畏光蜗牛 ⑸再见小凯 晨锻活动的小螃蟹的离家出走 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凯回到自然 成果展示:小凯日记 ⑹活动收获与反思: ①幼儿园生命教育与科学探索活动实践研究; ②引导幼儿多维度观察与科学探究; ③理解蜗牛习性与尊重生物自然属性; ④生活情境教育在幼儿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及支持策略。 周飞:这是第二轮的案例交流,陆老师通过观察小朋友的兴趣点,通过支持伴随幼儿理解和获得,最后呈现小凯日记。如果其他班也饲养了蜗牛,可以进行其他领域的补充。健康、艺术比较容易忽视。比如注重艺术创作。 陆梦娇:我们有的,用火龙果汁滴在纸上,蜗牛爬行的图案。 周飞:可以设计照顾图谱,健康科学;模仿蜗牛运动,体能训练; 还比如蜗牛作品展,蜗牛运动会、蜗牛日记;社会性发展:放生、情感、组织仪式;语言表达:寄语希望;我们还可以借助专业图书,了解更多关于蜗牛的知识。此外要进行经验的呈现。整体呈现,邀请其他班幼儿、家长、老师等,感受到的各领域的经验。所以我们的项目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