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汇报——(周飞、朱燕萍)幼儿园项目式学习视角下教师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3-10-09  

幼儿园项目式学习视角下教师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3年度汇报

太仓市璜泾镇幼教中心  周飞  朱燕萍

经过2023学年一学年的研究,项目式学习视角下教师的组织策略研究已经逐渐被老师们运用到每次活动生成中,有常态化的趋势。针对研究内容汇报总结如下:

一、项目活动的组织流程明晰

1.第一阶段:项目的开始,在项目课程的第一个阶段,主题已经选择好了。教师利用计划网络图,借着检查课程的机会来评估此主题的可行性同时也会评估资源获得的可能性、被访专家及实地参观的地点。预先计划的重点活动可提供给幼儿一个基本的知识架构,之后幼儿便可开始进行探索。当幼儿现有的概念与理解形成一个主题网络图之后,第一个阶段就结束了。这个主题网络图是根据幼儿一连串的探究问题而来的。

2.第二阶段:项目的发展,当教师再一次审视自己预先计划的网络图以及幼儿的网络图,并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时,第二阶段就开始了。第二阶段的第一个部分是准备探究。选择一个参观的地点,教师可同参观地点的人员和专家探讨幼儿如何通过项目课程学习及幼儿可能提出的有关问题。如果必要的话,教师会找机会介绍一些特别的研究技巧给幼儿,例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在建构时使用钉书机与胶带等工具,如何观察绘画等,且让他们有机会进行练习。

3.第三阶段:项目的探究,在此时期的探究活动包括实地调查、访问专家、探索第一手资料及运用另外的资源,比如书和录像带。在进行这些实践时,幼儿会试着以绘画、建构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呈现他们所学习到的一切。当幼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已经能够使用各种媒介来表达他们的知识和理解时,他们的兴趣可能会下降,这时可能是进人第个阶段的时候了。无论如何,探究的新问题也经常在第阶段产生,而且兴趣会被更新。这些事件发展的顺序包括:探究、表现、讨论已经学到的内容。在与幼儿进行项目课程时,新的问题会产生,而导引出一个不太一样但是相关的概念和次主题。而在幼儿兴趣减退之前,多次的实地调查以及专家访问会紧跟着幼儿作品的呈现而产生,之后项目课程将逐渐进入第个阶段。

4.第四阶段:项目的结束,许多优秀的效的项目课程要归功于规划有目的、明确的工作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活动中,幼儿开始了解自己是学习者,并且从着手探究和解决问题之中获得自信。教师可以看到课程的结果,并通过评估个别幼儿和整个团体的目标来了解课程的效果。好的成果展示活动也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幼儿的学习,并巩固在课程中所强调的知识、技巧、性向及气质。如果社区也参与课程的成果展示活动,人们将对幼儿如何学习有更好的了解,并且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有较多的认识与尊重。

二、农村幼儿项目式学习的场景建设策略

璜泾镇幼教中心荣文幼儿园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室内外资源,为了充分开发幼儿项目活动的场景,我们进行科学规划,不断探索,将幼儿园进行整体划分,让角角落落都发挥作用,用于孩子项目探究的场景。    

1.花草园场景建设:花草项目组的幼儿给幼儿园里的花草浇水、修剪、施肥,还会寻找幼儿园里不同种类的草,进行测量、观察、写生等一系列的活动……

2.开心蔬果园:项目组的幼儿收集鸡蛋壳自制肥料,在植物旁边插上小木棍测量身高,并进行观察记录。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蔬果园中的植物宝宝们正在茁壮成长……

3.欢乐小溪流场景建设:小溪流是孩子们游戏的天地,孩子们不仅喜欢在小溪里捉泥鳅、玩水、踩水,还会定期清理小溪流,回归自然,童趣十足……

4.院子里的游戏场景

1)扎染项目——孩子们将扎染的布加工成了桌布、围裙等,还会穿着扎染的衣服进行T台走秀……

2)花草纸项目——孩子们收集废纸制作纸浆,与漂亮的花草结合,变废为宝,探寻古代造纸术的奥秘……

3)小鸭子的乐园项目——天气渐热,孩子们给小鸭子搭建了一个凉棚。磨小米、切蔬菜,他们给小鸭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4)绿色娃娃家项目——这里是孩子们户外的自然乐园,树叶花草都是孩子们最好的游戏材料……

5.专室活动场景

1)科探馆资源——磁铁游戏、多米诺、水果发电……孩子们在这里尽情探索科学的奥秘

2)书博馆资源——这里是书本的王国,孩子们制定了想听的故事书单,听完了记录打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3)木工坊资源——锯木头、建构木头房子,小小木工们开始行动了……

4)艺术创想乐资源——绿色的草坪是最好的背景板,丰富的自然材料是最好的建构材料,孩子们在这里自由创作……

三、农村幼儿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支持单设计策略

幼儿项目学习支持单是能够将幼儿的思维进阶过程记录、完善的学习工具之一。它支持幼儿基于思维进阶的自主学习,能够引导幼儿突破项目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全面覆盖学习目标,实现幼儿的自我认知建构,引领幼儿将知识和方法应用迁移到其他领域和情境的问题解决中,为幼儿的有效学习提供抓手。支持单的使用在于引导幼儿首先明确问题,其次在项目学习提出自己的需求,由家长和教师提供科学的支持,从而最终解决问题。支持单实际上就是关于项目任务的支持清单,是幼儿走向深度学习的“支架”,也是呈现项目学习结果的载体。

幼儿本位,是项目化学习的主旋律。基于此,教师应时刻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兴趣和经验,给予幼儿在探索方式、分享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但由于认知能力的不成熟,幼儿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还无法理解所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所以,在项目学习中,教师充分鼓励幼儿充分实践来促成学习和达成核心任务,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工具、材料、思维品质等,开展深度实践,从而将枯燥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成果。幼儿在项目中可以通过“亲子搜寻网络”“亲子查阅书籍”等静态方式中。教师在指导实施时,积极为幼儿搭建实践平台,帮助幼儿联系“消防站”“稻谷烘干厂”“自来水公司”等,带领幼儿到实践基地学习、采访等,这些支持性活动一方面在“动态”中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完成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帮助幼儿在真实实践中习得能力,如识别排水系统图的读图能力、采访专业人士的语言表达技巧等,这些能力在其他的学习中也能得到迁移运用。

四、农村幼儿项目式学习的成果表达策略

项目式学习的成果表达可以理解为课程的故事整体呈现以往都是由教师进行撰写和表述,现在可以结合幼儿在项目中的整体收获进行项目学习过程的演绎,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再次巩固和复习在项目中的所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话剧表演、影视录像展播、图画展、照片展等途径进行项目成果演示,表达项目课程故事,因为这些方式的表达会帮助父母和其他成人了解到,幼儿通过实践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概念和理解的过程。当项目课程故事被分享,对项目课程整个实施过程的收获激发其他人的兴趣,使幼儿更加集中注意力并参与其中。刚接触项目课程的教师习惯在课程进行中收集文件档案资料,但是等到课程结束才分析以及交流文件档案。这种做法不仅失去了利用文件档案引导幼儿的最佳时机,也减少了他人的好奇心。所以利用项目课程逐渐发展的特质,教师通常会在教室的展示墙面或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撰写课程故事,然后,随着幼儿工作的进展更新故事内容。教师通常交流他们对于项目课程的反省以及通过该课程他们在幼儿身上学到的东西。幼儿和成人可以通过回顾这些展示品了解班级在主题探索、调查中的进步情形。所以成果的表达会在项目结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是项目活动的重要两点,可以激发幼儿不断探索下一次项目的开始。

 

上一条:2024.6《幼儿园项目式学习视...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