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学期成果 胡姗姗:本学期课题组两位主持人制定好园部课题计划,各位成员在自己的班级中去实践,本学期研究重点为生活资源的研究,提出收集、运用等要点。大家一起探讨本学期课题研究月计划,细化每月研究内容,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二、本学期收货与成果 九月份园部课题组在制定好学期计划后,大家就根据计划展开各类活动。 十月份,第二主持人张婷婷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围绕理论学习文章——《生活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开展中的应用》开展学习与研讨,张婷婷老师围绕“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创意美术”,生活资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生活资 源应该如何选择?采用何种形式?如何打破常规有创意的开展美术活 动?这都需要我们老师在理论学习下,大胆尝试、科学的实践。最后老师们交流分享学习后的收获。史良钰老师对生活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开展中的应用价值有了更深入 的认知,生活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幼儿通过将生活资 源进行操作、变化和组合,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 美术作品。生活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生活资源进行美术创作,拓展了幼儿的艺术表现 手段。 班级中幼儿收集的生活资源有些。 十一月份,课题核心成员徐诗迪带领组员们一起学习了文献《生活材料在幼儿 园美术活动中的创意运用的实践研究》,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主持人胡姗姗说:文章《生活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创意运用的实践研 究》与我们本学期的课题研究重点很贴切,其中提到生活材料的准备, 更多的是老师为幼儿精心准备,回想我园的实践偶尔亦如此,我们老师 真的需要为孩子东挑西选,选择最佳生活材料给与幼儿创造使用吗?我 们认为的好材料就适合幼儿开展美术活动创意运用吗?不见得。我们不 能以成人的视角来定位幼儿,幼儿对世界万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 欲,他们对于材料室更敏感的,我们需要帮助幼儿养成平时收集的好习 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种活动,使幼儿成为材料创意玩的主人 十二月份,核心成员史良钰按照课题计划,结合“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创意美术”开展理论学习与研讨,艺术创意活动是我们对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新尝试,我们发现在这其中有着丰富的探索内容,它对幼儿、对教师而言都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我们会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到更适合幼儿的艺术教育,真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让艺术教育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田,如同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幼苗茁壮成长。 胡姗姗:通过理论学习《运用生活材料开展艺术创意活动》我们对于自认为的这一误区有了新的认识:曾经所谓的美术技能训练和灌输慢慢的淡化,目前更多的是强调幼儿的实践经验和生活回归,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强调感觉、经验的融合,追求艺术教育的综合化。文章中提到的案例尤为熟悉:《多彩的瓶盖》,我们的瓶盖手机来可以如何使用》圆圆的瓶盖可以干什么?有时老师可哟自我反思,我能怎么玩,我如何引导孩子玩?十分可以组合起来进行创意创作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老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地方,不同的材料在幼儿不同的艺术创意活动中都有其不同的价值,只是我们会不会引导孩子去用、去玩、去创意。 张婷婷:生活材料的选择应该是健康、安全,可废物利用的材料。 生活材料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创意使用生活材料,使 幼儿在与生活材料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思维发展。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收 集家长工作中的生活材料,丰富生活材料的种类。活动中提出激发幼儿 动手创作的欲望,鼓励幼儿用生活材料探索与尝试。 史良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材料的准备方面 有了更深的了解,生活材料的选择要一是要健康,也就是说材料要是无 毒无害的,二是选在要安全,不会给幼儿带来任何危害,三是利用废旧 材料制作作品,四是收集的生活材料让幼儿产生亲近感,让幼儿更喜欢 也更实用。 三、获奖方面 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成果如下: 1. 第一主持人胡姗姗老师论文《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趣、美、情——传统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获得江苏省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二等奖。 2. 第一主持人胡姗姗老师美术教案《创意版画》获得苏州市教学学会教学设计三等奖。 3.核心成员徐诗迪论文《自然资源在“玩”美游戏化进行活动中的运用——一大班创意美术“魔法沙里的小怪兽”为例》在本学期论文评比中获奖。 |